Tengrant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好,欢迎您访问成贯仪器官方网站!
  • 首页
  • 产品
    • 显微系统

    • 教学级生物显微镜
    • 研究级正置显微镜
    • 倒置显微镜
    • 手术显微镜
    • 工业显微镜
    • 体视显微镜
    • 显微镜相机
    • 显微镜物镜
    • 荧光激发块
    • 光源
    • 内镜系统

    • 消化内镜
    • 耳鼻喉镜
    • 支气管镜
    • 腹腔镜
    • 电切镜
    • 宫腔镜
    • 关节镜
    • 泌尿内镜
    • 超声内镜
    • 内镜摄像系统
    • 内镜附件
    • 能量系统

    • 高频电刀
    • 超声刀
    • 动力系统
    • 冲洗泵
    • 高频电极
    • LigaSure力扎束
    • 百克钳
    • 双极钳
    • 负极板
    • 电刀笔
    • X射线管
    • 内镜介入耗材

    • 抓钳
    • 活检钳
    • 电圈套器
    • ESD刀
    • 胆胰手术耗材
    • 导丝
    • 球囊
    • 吻合器
    • 生物夹钳
  • 关于我们
  • 文章
    • 行业新闻

    • 企业新闻

    • 显微百科

    • 内镜百科

  • 服务与支持
    • 服务与支持

    • 服务理念

  • 人才招聘
    • 成贯人文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文章NEWS

  • 行业新闻
  • 企业新闻
  • 显微百科
  • 内镜百科

    成贯仪器客服邮箱

    info@tengrant.com

    成贯仪器贴心服务

    021-54286005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内镜百科

胃肠道内窥镜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2020/4/24 11:18:20 发布者:Admin


表1内窥镜检查后处理程序的质量体系要求概述

区域

细节

1.记录:

必须有所有再处理组件的文档,以确保有一种方法可以链接在哪个患者身上使用了哪些内窥镜(及相应的附件)。

• 记录患者的病历中使用了哪个内窥镜

• 在后处理区域中的文档,其中有哪些人员清洗了每个内窥镜,使用了哪个内窥镜的患者,清洗的日期/时间以及使用了哪个AER(自动内窥镜自动清洗机)对内窥镜进行消毒(或使用了哪个消毒器)。

2.所有内窥镜和后处理设备的制造商使用说明(MIFU)

• 确保用于后处理的MIFU在后处理区域中可用

• 创建基于MIFU的特定于现场的指令集,但指示用于在该现场使用的内窥镜的每个品牌/型号的再处理的特定清洁剂,刷子等。

• 如果在手动清洁过程中使用泵辅助冲洗,请确保提供使用说明。

• 对于手动清洁,有用的,简洁的视觉“助手”,包括后处理水槽,柜台等上方张贴的过程摘要。

3.人员

• 资格

• 培训

• 人员应具有适当的资格(例如,医疗器械再处理的证书和/或内窥镜再处理的课程)

• 必须为所有后处理人员提供针对设施中使用的每种特定内窥镜的正式培训。该培训必须包括对后处理人员的风险,降低接触传染性材料的风险的措施,适当使用个人防护设备(PPE),对后处理的每一步都需要认真关注,如果不正确地进行后处理会给患者带来感染的风险。培训应包括审查书面说明,证明适当的技术,对受训者进行一定数量的内窥镜再处理的观察以及有关能力的签字。

• 人事档案应记录每个职员的所有资格和所有培训。

• 每年应进行持续的能力评估,并为所有后处理人员进行文件记录。

4.后处理设施

• 物理上与患者服务区,治疗室和干净的存储区分开

• 适用于柔性内窥镜的足够的水槽尺寸

• 足够的柜台空间来处理内窥镜

• 单向工作流程(脏污清洁)

• 可清洁的工作表面

• 足够的公用设施,下水道,空气质量

• 洗眼液

• 为员工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 用于高水平消毒(HLD)(例如AER)或消毒过程自动化的适当设备

• 足够的内窥镜存储设施,出入受限

5.内窥镜的再处理(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表2)

• 每个内窥镜和可重复使用附件的可追溯性

• 记录有关清洁和最低有效浓度(MEC)测试的所有监控

• 及时处理

• AER,冲洗泵,水槽,连接器管,内窥镜存储柜的常规清洁和消毒方案

• 一次性和可重复使用的辅助物品(例如水瓶,连接器管等)的政策

6.质量保证程序

• 具有维修历史记录的内窥镜,AER,冲洗泵的预防性维护(PM)程序

• 记录所有设备的预防性维护

• 定期审核以确保计划各个阶段的持续性

7.管理/监督

• 感染预防和控制(IPAC)和工作场所安全在内窥镜后处理的所有组件中的参与至关重要

• 定期审查内窥镜检查计划的结构化管理方案,其中包括后处理注意事项。

• 应该在适当的管理会议上定期审查和报告监视数据,以发现任何潜在问题

表2是对员工进行初步培训以及每年讨论审核数据期间进行审核的有用帮助。提供了重新处理的关键步骤的概述,并概述了经常发生错误的地方以及此类错误的影响。重要的是,对内窥镜后处理进行的审核是观察性的,并基于关键组件的特定清单,以及用于证实过程的数据(例如,时间数据以显示清洁期间与清洁剂的接触时间,以及用于确定如何清洁的运输时间经常超过1小时)。


表2柔性内窥镜再处理相关问题概述


主要目的

后处理步骤

常见错误

影响

步骤1:

头部清洁

最重要的是擦拭外部并冲洗所有通道,以清除仍未擦干的患者碎屑。
  头部清洁可减少手动清洁步骤所需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的滋生。

患者
手术室:洗涤剂或水溶液(根据内窥镜制造商的说明)用于:
• 使用海绵或不起毛的布擦拭外部

• 抽吸或冲洗所有通道(注意:这可能需要根据MIFU使用特定的内窥镜冲洗适配器)

• 所有附件组件放在清洁剂或水中,以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湿润。

1.进行患者手术后,请勿擦拭外部表面或忘记抽吸或冲洗某些通道。

1.干燥的患者材料在全面清洁期间更难去除。

2.增加清洁不充分和有机材料堆积的风险

3.清洗槽中的污染程度更高;微生物向后处理人员传播的风险增加

运输

需要使用适当的容器来运输患者使用的内窥镜,以防止患者材料干燥并在运输过程中保护内窥镜免受物理损坏。
从头部清洁到开始进行完全手动清洁,目标≤1小时。

1.内窥镜和所有附件放置在密封,防漏的刚性容器中以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保持湿润。

2.确保可以容易地将患者使用的内窥镜与完全准备好患者使用的内窥镜区分开来(例如,运输容器和/或内窥镜外部的特定标签)

3.及时将内窥镜运输到后处理区域(即≤1小时)

1.未贴标签的容器表示内窥镜未清洁且具有生物危害性

2.用塑料袋代替硬质容器运输

3.运送时间过长(例如,> 1小时)

1.被污染的内窥镜被误认为是经过处理的内窥镜,并用于另一位患者。

2.如果运输容器不是刚性的,则运输过程中可能会损坏内窥镜。

3.过多的运输时间导致微生物复制,从而启动生物膜形成

步骤2:

泄漏测试

确保检测到任何可能使水进入内部内窥镜腔体并损坏光源并导致内部组件腐蚀的泄漏。确保不对患者使用泄漏的内窥镜,因为患者的分泌物可能会进入受损区域,并受到保护,免受HLD的侵害,并为随后传播给其他患者提供了储藏室。

再处理室
维持“清洁”工作流
加压内窥镜:
泄漏试验:
手动:干或淹没在水中
自动化:干或浸没在水中
观察至少30秒,并且操纵控制杆铰接在所有方向上的远端尖端
检查如果浸没在水中,则为气泡;
或:
如果使用泄漏测试的干法,请检查压力是否下降

1.用于泄漏测试的水包含清洁剂

2.检查气泡所花费的时间不足

3.控制杆无铰接

4.无法检测到小泄漏

5.未能对泄漏检查未通过的内窥镜进行消毒,然后再进行维修

1.当存在清洁剂气泡时,不能充分观察到泄漏的气泡

2.小气泡可能未被发现并导致水损坏内窥镜

3.如果未进行铰接以拉伸护套,则无法检测到弯曲部分的小泄漏。

4.含有感染性有机体的患者分泌物进入受损区域并传播给随后的引起感染或定植的患者的风险。

5.将传染病传播给进行修复的生物医学技术人员的风险。运输集装箱的污染。

步骤3:

手动清理冲洗

去除尽可能多的患者来源的有机物质以及微生物。这对于确保后续的消毒或灭菌过程有效运行并提供足够的安全裕度至关重要。

后处理室
 

1.拆卸可重复使用的组件,例如阀门,盖子,冲洗连接器等,并与内窥镜一起处理。

2.确保内窥镜完全浸入清洁剂溶液中。

3.理想情况下,应通过所有通道抽吸清洁剂并丢弃这种材料(不在清洁盆中)。

4.刷所有的开口,包括吸气瓶,空气/水缸,仪器端口和脐带末端的出口。

5.与清洁剂有足够的接触时间(按照清洁剂制造商的说明)以清除碎屑。

6.用自来水冲洗掉洗涤剂。

1.可重复使用的组件未正确清洁。

2.未浸入内窥镜时进行刷牙。

3.刷洗之前无需进行任何抽吸步骤,因此将所有患者材料从通道刷洗并冲入洗涤剂溶液中。

4.由于不正确的刷子尺寸或使用哪种刷子的混淆,导致通道刷牙不足。

5.与清洁剂的接触时间不足。

6.许多清洁剂是蛋白质溶液,需要在消毒/灭菌步骤之前将其除去。

1.有机材料积累和生物膜形成的风险增加。

2.由于感染性颗粒物的气溶胶增加了人员和环境的风险。

3.高水平的患者分泌物污染洗涤剂溶液会增加外部和通道中有机物和微生物含量高的风险。

4.刷涂不足会导致清洁不当,并给HLD带来过多的有机物和微生物负荷的风险。

5.洗涤剂接触不足会导致清洁不当,并导致有机材料和微生物积聚。

6.如果未充分冲洗去污剂,则可能导致蛋白质积聚和HLD失效。

可选步骤:

监控手动清洁

监控手动清洁可确保如果未正确手动清洁内窥镜,则不会继续使用HLD。ST91建议所有内窥镜至少每周一次,最好每天一次,进行足够清洁的测试。
记录内窥镜清洁度的过程,这种监控内窥镜清洁度的过程为质量体系提供了证据。作为年度能力评估的一部分,它还可以作为一种持续的方式来监控员工对清洁的遵守情况。

后处理室
1.手动清洁完成后,请从内窥镜通道中收集样品。从仪器端口到远端的样品最少应收集和测试。请按照MIFU的说明进行快速清洁。如果测试结果低于制造商的要求以进行充分清洁,则可以将内窥镜转移到AER进行HLD(或手动完成HLD)或送去消毒。如果测试结果高于MIFU临界值,则需要在第二次手动清洁后对内窥镜进行完全重新清洁和测试。

2.注意:对于十二指肠镜,还应从升降机操纵杆凹槽中取样

3.如果经过三轮清洁后,内窥镜未通过快速清洁测试,则应将其发送给内窥镜制造商进行评估。

1.违反图4.1中所示的任何手动清洁步骤可能导致患者源材料保留在内窥镜中,该材料被送去进行HLD或灭菌。HLD或灭菌过程会将有机残留物固定在通道表面,从而导致生物膜形成(BBF)。

1.内窥镜中BBF的积累会增加BBF基质中存活HLD并可能传播给后续患者的微生物的风险。

步骤4:

消毒或杀菌

HLD和灭菌旨在杀死清洁步骤后残留的任何微生物。HLD和灭菌可以分别减少6和12 Log 10的微生物。所有可重复使用的附件项目还必须与专用的内窥镜一起进行HLD或灭菌处理。

后处理室
  
 

1.理想情况下,应使用自动内窥镜洗消机(AER)进行HLD或灭菌。可以从制造商处获得手动HLD说明,但是手动过程充满了担忧,包括确保充分的蒸汽控制以防止工作人员接触有毒烟雾,使用手动注射器注射HLD时进行足够的通道灌注,手动清洁后残留在通道中的水对HLD的稀释等

2.使用AER时,必须根据MIFU更换AER内部的亚微米过滤器。

3.完全重新加工的内窥镜和附件需要使用干净的手套进行处理,以确保HLD之后裸手的皮肤生物不会传播到内窥镜。

1.由于通道的手动灌注不良(例如,气泡或浸没不足),导致HLD接触不足。

2.AER内部的亚微米过滤器破裂会导致冲洗水被污染。

3.无手套手处理HLD后的内窥镜

1.由于与HLD接触不足,微生物在HLD过程中存活的风险增加。

2.内窥镜上的微生物在存放时可以促进生物膜的形成。

3.转移到消毒后的内窥镜上的手上的微生物可以存活下来,然后再传播给使用内窥镜的下一位患者。如果有足够的水分,从手上转移到内窥镜的微生物也会增加生物膜形成的风险。

步骤5:

用酒精冲洗并强制风干

用酒精冲洗所有通道,然后用强制空气冲洗。这是为了确保通道在存储过程中完全干燥。如果使用通道净化储物柜,则可以省略此步骤(按照柜制造商的说明)。在干燥过程中处理HLD之后的内窥镜时,应使用干净的手套。

后处理室
  
 

1.内窥镜外部和所有通道的干燥对于存储之前至关重要。这可以使用适当过滤的强制空气来完成。如果使用“通道吹扫”存储柜,则仅需短暂地进行手动干燥,以除去多余的水,然后再将内窥镜放入柜内(最好将内窥镜放入柜内进行空气吹扫以确保干燥)。在将其他湿式内窥镜依次放入存储柜中时进行维护)。

2.在将内窥镜放置在常规存储柜中之前,还有一些小型空气冲洗泵可用于确保通道干燥。在放置在常规存储柜中之前,请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空气冲洗,以确保内窥镜完全干燥。

3.确保以某种方式标记或标识经过充分处理的内窥镜,以便可以轻松地将其与受污染的患者使用内窥镜区分开。

1.MIFU未指定冲洗的酒精量和手动强制风干的时间,在手动执行时通常不理想。

2.被污染的内窥镜可能被误认为是经过完全重新处理的内窥镜,并意外地用于患者身上。

1.储存过程中干燥不足是导致生物膜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生物膜一旦形成,就可以保护微生物免受HLD或灭菌的充分杀伤,并增加了生物体传播给暴露于此污染内窥镜的患者的风险。

2.使用受污染的内窥镜可能导致传染媒介传播,从而导致定植或感染。

步骤6:

储存

进入洁净储藏室的通道有限,可确保内窥镜不含微生物,并且可以安全地用于下一个患者。
如果内窥镜完全干燥,则可安全保存5至7天。建议使用一种跟踪每个内窥镜单独存储时间的方法,以便在超过5至7天的存储时间后可以对其进行重新处理。
可重复使用的阀门应专用于并用于使用它们的内窥镜(但在存储过程中不要插入内窥镜的气瓶中)。如果发生暴发,这有助于充分跟踪与内窥镜关联的瓣膜。

清洁储藏室
  
 

1.在MIFU之后将内窥镜放入存储柜中。如果储物柜无法通过通道吹扫空气,则在储物期间内窥镜应垂直悬挂。对于通道吹扫存储柜,内窥镜可以按照MIFU垂直或水平存储。某些型号在将内窥镜保存在机柜中超过5至7天时会发出警报。

2.如果存储超过5至7天,则需要对内窥镜进行重新处理。

3.将阀门和其他可重复使用的附件存放在内窥镜上悬挂的网袋或一次性阀门支架中,以确保这些物品专用于特定的内窥镜。

1.内窥镜存储超过5至7天。

2.工作人员用不戴手套的手处理内窥镜

3.在存储过程中,将阀门插入气瓶中,而不是将其固定在内窥镜旁边悬挂的单独的网袋/一次性支架中

1.存放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真菌或其他类型的过度生长或污染。

2.如果还存在水分,内窥镜的污染可能导致微生物复制和生物膜形成。

3.插入气瓶中的阀门会导致水分滞留,从而促进微生物复制并导致生物膜形成。



上一篇: 奥林巴斯内窥镜核心竞争力与商业模式
下一篇: 奥林巴斯内窥镜响应插入技术(RIT)

成贯仪器   官方网站 沪ICP备15011496号-1

地址:中国 上海市 宝山区陆翔路111弄(绿地公园广场)1号楼602

电话:021-54286005 传真:021-54286005-8002

关于我们 产品新闻 服务与支持联系成贯

SiteMap 在线留言 网站导航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沪宝食药监械经营许20210180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沪)-非经营性-2021-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