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内窥镜微创技术的普及和内窥镜加工工艺的提高,内窥镜应用已覆盖消化内科、呼吸科、普外科、耳鼻喉科、骨科、泌尿外科、妇科等科室,成为不可或缺的医用诊断和手术设备,也是全球医疗器械行业中增长较快的产品之一。
内镜技术:经历四次技术革新 电子内镜为应用新趋势
医用内窥镜是一种由可弯曲部分、光源及镜头组成的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经人体的天然腔道,或者是经微创小切口进入人体内,导入到将检查或手术的器官,进行光学成像,从而为医生提供疾病诊断的图像信息,并可在器械配合下进行手术治疗。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内窥镜行业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C35)中的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C358),四级代码为3581(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按用途分可分为诊断用内窥镜、手术用内窥镜和其他内窥镜。
图表1:内窥镜产品分类(按用途分)
全球内窥镜的发展趋势及技术壁垒内窥镜共经历4次大的技术革新,从硬管式内窥镜(1806-1932)、半曲式内窥镜(1932-1957)、纤维式内窥镜(1957以后),到了如今的电子内窥镜(1983以后)。随着影像质量不断提升、临床应用愈加普及,内窥镜朝着小型化、多功能、高像质不断发展。
电子内窥镜相对于光钎内窥镜在成像方面具有许多优势,医生通过电子内窥镜可以发现光纤内窥镜不能发现的病变,提高某些疾病尤其是早期肿瘤的检出率,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近年来,电子内窥镜为了实现高清成像,逐渐发展为高清电子内窥镜,并分别与超声技术、共焦显微镜技术相结合,发展出了超声内窥镜和共焦内窥镜。
从目前的研究方向和国际知名高清电子内窥镜的生产趋势可以看出,电子内窥镜的发展趋势为两方面:①高清分辨率。由于图像质量直接影响电子内窥镜的应用,因此高分辨率仍是内窥镜的研究重点,目前内窥镜虽然已经达到百万像素,但医学诊断和治疗仍需更高分辨率的内窥镜;②微型化。探头的大小直接影响创伤的严重程度,微型探头化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和不适度,进而加速术后恢复。
供给端:我国内窥镜设备保有量约2万台
从设备保有量来看,医学影像设备主要包括超声、DR(数字平板X光成像系统)、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内窥镜、MRI(核磁共振成像)以及DSA(减影血管造影)等设备,根据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公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内窥镜设备保有量达2万台。
从产值来看,由于国家统计局未公布内窥镜行业产值数据,此处所用数据为依据2015年内窥镜行业产值与医疗器械行业产值之比,以及2014-2019年医疗器械行业产值推算而出。
2014-2018年,我国内窥镜行业产值由150.77亿元增长至194.43亿元,保持逐年增长态势,前瞻初步估计2019年我国内窥镜行业产值为210亿元。
需求端:医疗器械和内窥镜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与完善,政府和个人对医疗保险事业的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医疗机构和民众对医疗器械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2018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约为5304亿元,比2017年增长879亿元,增幅达19.86%,初步测算2019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为6365亿元。预计到2020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529亿元,未来10年行业发展速度将继续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
我国内窥镜市场起步较晚,据中国医疗器械协会统计,我国内窥镜市场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20%左右。受益于行业政策的支持、下游市场需求的增加及普及程度的快速,我国内窥镜在医用领域的应用市场规模逐年增大。
根据FROST&SULLIVAN分析报告,2013至2018年,我国医用内窥镜行业销售额由102亿元增长至21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均达到16.5%,初步估计2019年我国内窥镜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239亿元。
细分市场:硬镜占据了内窥镜市场的半壁江山
电子内镜的种类繁杂,分为软式内镜和硬式内镜,包括胃镜、肠镜、腹腔镜、膀胱镜以及关节镜等,用途不同,形态也不尽相同。
软式内镜主要通过人体的自然腔道来完成检查、诊断和治疗,如胃镜、肠镜、喉镜、支气管镜等主要通过人体的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道进入人体。硬式内镜主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如腹腔镜、胸腔镜、关节镜、椎间盘镜、脑室镜等。
分类别看,硬镜占据了内窥镜市场的半壁江山,广泛应用于喉镜、鼻镜、子宫镜等观察领域,尿道电切镜、高频电切手术用内窥镜等有创手术场景,还有心血管内窥镜等。
而软镜(包括纤维内窥镜和电子内窥镜)及其治疗器具的市场份额占比均在1/4左右,主要用于通过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检查与诊断,例如上消化道镜、结肠镜、支气管镜等,还有用于息肉切除等腔内手术用内窥镜。
硬镜的应用领域广泛,主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包含的产品包括腹腔镜、椎间盘镜、关节镜、高频电切手术用的硬管内窥镜等。
以腹腔镜为代表的硬式内窥镜作为微创手术的重要工具近年来获得较快发展,前瞻根据我国内窥镜历年市场规模和硬式内窥镜占比测算,国内硬式内窥镜2019年市场规模约为100亿。
软镜可以实现检查、疾病诊断和微创治疗,微创手术是未来的手术趋势,内窥镜的应用场景也会更丰富。镜下耗材也是软镜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一次性活检钳、止血钳、胆道支架等,2018年国内镜下耗材市场规模约40亿人民币。
中国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带动微创手术需求增长和内镜医生的增加,从而带动国内软性内窥镜的市场需求,前瞻估计2019年中国软性内窥镜的市场规模大约为80亿人民币。
进出口:国产内窥镜在部分领域初步实现进口替代
从对外贸易看,我国自主内窥镜产品的生产能力和研发技术水平与国外产品仍有较大差距,难以满足临床需求,尤其在中高端市场,医疗机构、健康服务机构等下游客户仍大量进口国外产品。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内生产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引进及自主开发、医患对国产品牌认可度的提高,国内内窥镜微创手术医疗器械产品在性价比方面已逐渐与进口同类器械形成竞争格局,形成进口替代趋势。
根据海关数据,近年来我国内窥镜进口、出口金额均呈现上升趋势,但进口金额远大于出口金额,贸易逆差逐年扩大。根据海关总署有关内窥镜进出口的统计数据,2015年以前中国内窥镜进口金额是出口金额的10倍左右,2015开始进出口差额逐渐缩小,2017年进口金额比出口金额的比值下降到7,从侧面证明进口替代已经开始。
2019年我国内窥镜行业进出口总额为11.29亿美元。其中进口金额为9.94亿美元;出口金额为1.35亿美元;贸易逆差为8.59亿美元。
我国少数国内内窥镜企业,凭借多年积累,目前已具备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的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和综合服务能力,企业品牌效应逐步体现,产品质量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差距逐渐缩小,并开始进入部分中高端市场。
凭借较高的性价比优势,国内企业在部分领域初步实现进口替代,主要产品逐步实现出口,出口地区不再局限于东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已逐渐向日本、德国、美国等微创医疗器械制造强国出口。
2019年我国医用内窥镜主要出口企业中,青岛海泰新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主要产品腹腔镜的出口金额占全国内窥镜总出口金额的比例为11.34%。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