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grant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 您好,欢迎您访问成贯仪器官方网站!
  • 首页
  • 产品
    • 显微系统

    • 教学级生物显微镜
    • 研究级正置显微镜
    • 倒置显微镜
    • 手术显微镜
    • 工业显微镜
    • 体视显微镜
    • 显微镜相机
    • 显微镜物镜
    • 荧光激发块
    • 光源
    • 内镜系统

    • 消化内镜
    • 耳鼻喉镜
    • 支气管镜
    • 腹腔镜
    • 电切镜
    • 宫腔镜
    • 关节镜
    • 泌尿内镜
    • 超声内镜
    • 内镜摄像系统
    • 内镜附件
    • 能量系统

    • 高频电刀
    • 超声刀
    • 动力系统
    • 冲洗泵
    • 高频电极
    • LigaSure力扎束
    • 百克钳
    • 双极钳
    • 负极板
    • 电刀笔
    • 内镜介入耗材

    • 抓钳
    • 活检钳
    • 电圈套器
    • ESD刀
    • 胆胰手术耗材
    • 导丝
    • 球囊
    • 吻合器
    • 生物夹钳
  • 关于我们
  • 文章
    • 行业新闻

    • 企业新闻

    • 显微百科

    • 内镜百科

  • 服务与支持
    • 服务与支持

    • 服务理念

  • 人才招聘
    • 成贯人文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在线留言

文章NEWS

  • 行业新闻
  • 企业新闻
  • 显微百科
  • 内镜百科

    成贯仪器客服邮箱

    info@tengrant.com

    成贯仪器贴心服务

    021-54286005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行业新闻

中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正崛起 激励还不够


2016/5/11 11:26:43 发布者:admin


美国《福布斯》4月15日文章,原题:中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正崛起 为缩小与西方高科技行业之间的差距,中国付出许多努力。就某些领域而言,确实正后来居上成为全球领军者。但这并非是必然的。生命科学正是受到北京特别关注的此类领域。但正如近两年一项调查发现的,在中国,为生命科学打造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条件仍不成熟。虽具备潜力,但中国人在该领域的努力或将无法取得类似于其他高科技行业的成就。

  表面看,中国对发明新药的努力与发展高科技行业的整体目标确实一致,但生命科学创新催生纳税实体的时间要比其他行业长得多。正如《奔跑的红色女王:政府、创新、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增长》一书作者莫迈克等人所言,不确定性促使中国的企业、地方官和个人热衷短期经济效益,他们对长期高风险活动唯恐避之不及。

  对打造本土生命科学而言,中国进一步促进培养国内龙头企业的财政激励还不够。但影响中国在该领域创新的最大障碍,仍是有关部门尚未实施加快审批流程的改革。并非中国企业家和科学家无法研究出将惠及全人类健康的东西。而是中国人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努力,可能在成果、效率等方面落后于政府支持的其他产业。

不过,中国心无旁骛实现雄心勃勃目标的能力此前一再被低估。正如中国在价值链中攀升的能力曾被小觑一样,对中国的生命科学强国竞争能力的评估,可能亦是如此。如今,这个国家几乎任何的积极进取,似乎都蕴含着比实际情况更具威胁的潜力。(作者本杰明·萧伯特,王会聪译)

上一篇: 从病毒学透视生命科学
下一篇: 全球最舍得花钱的生命科学仪器公司TOP20

成贯仪器   官方网站 沪ICP备15011496号-1

地址:中国 上海市 宝山区陆翔路111弄(绿地公园广场)1号楼1502

电话:021-54286005 传真:021-54286005-8002

关于我们 产品新闻 服务与支持联系成贯

SiteMap 在线留言 网站导航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沪宝食药监械经营许20210180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沪)-非经营性-2021-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