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分干涉对比 (DIC) 和相差显微镜之间最基本的区别是互补技术形成图像的光学基础。当物镜比较时,通过这些对比度增强方法检查的样本产生的图像通常在外观和特征上大不相同。本交互式程序探讨了使用相差显微镜和DIC显微镜捕获的图像之间表现出的许多异同。
本程序使用随机选择的样本进行初始化,出现在样本图像窗口中,并且对比度机制滑块也设置为随机位置。为了操作本程序,请使用鼠标光标在相位对比图像(最左侧的滑块)和DIC 图像(最右侧的滑块)位置之间平移对比度机制滑块。当滑块从一种对比度机制移动到另一种时,图像会改变特征并开始获取新对比度机制的属性。可以使用“选择样品”下拉菜单从调色板中选择不同的样品。
相差显微镜产生的图像强度(振幅)值随样本光程长度大小而变化,非常密集的区域(那些具有大路径长度的区域)看起来比背景更暗。或者,当叠加在标准(正)相衬介质灰色背景上时,具有相对较低厚度值或折射率小于周围介质的样本特征会变得更轻。
微分干涉对比的情况非常不同,其中光程长度梯度(实际上,波前切变方向的变化率)主要负责对比度。路径长度的陡峭梯度产生出色的对比度,图像显示伪三维浮雕阴影,这是 DIC 技术的特征。具有非常浅光路斜率的区域,例如在延伸的平坦样本中观察到的区域,会产生微不足道的对比度,并且通常以与背景相同的强度水平出现在图像中。
除了对比度形成机制的差异外,DIC和相衬图像在许多其他特征上有所不同。图 1 中说明了几个数字图像,比较了在 DIC 和相衬中捕获的标本。图 1(a) 中显示了一个人口腔上皮细胞,显示了 DIC 上表面上的细胞核和众多细菌,图 1(b) 中显示了具有相差的相同视场。相衬图像在细胞外围和细胞核周围具有明显的光晕,这在 DIC 图像中是不存在的。光学切片 DIC 研究(未显示)表明细菌存在于浸没在周围介质中的膜表面上,而不是位于细胞底部。这个事实不能用相衬明确地确定。
在图 1(c) 中,用 DIC 成像的鼠肾组织的厚切片显示了包裹在小管中的一束细胞。同一区域的相位对比图像(图 1(d))由于焦平面外的相位晕的存在而令人困惑和干扰。然而,在相衬图像中出现了几个细胞核,在 DIC 中无法区分。Obelia相对较高的放大倍数图 1(e) 和 1(f) 分别说明了 DIC 和相差中的息肉状环状茎 perisar。在 DIC 中,(图 1(e))环形结构呈半球形,内部射线从茎发出。此外,在茎结构中可以看到颗粒状颗粒,但解剖细节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确定的。相差图像(图 1(f))被年轮周围和茎内的光晕混淆。
微分干涉对比相对于相位对比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在全数值孔径下使用仪器,而没有相位板或聚光镜环的掩蔽效应,这严重限制了聚光镜和物镜孔径的大小。主要好处是提高了轴向分辨率,尤其是在 DIC 显微镜在大孔径尺寸下产生出色高分辨率图像的能力方面。